您的当前位置:所有文章学生家园自主德育
忆峥嵘岁月


   2018/1/16 16:26:00     作者:学校管理员     阅读:507

  高二2班赵淏宇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它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惊天动地的世纪奇迹”。双腿走出来两万五千里的漫长坚持,信仰支撑起368个艰难日夜的团结信任,不屈的灵魂硬扛过400余次生死不论的厮杀,整个部队弥漫着那句“丈夫许国,不必相送”的气概和决绝。但在时光的消磨下,一个个英勇挺拔的背影渐渐远去,他们留下的长征精神,我们要如何理解?又要怎样传承?我在思考,也在追寻……

  去年,我有幸参与到“国家记忆2015致敬抗战历史记录者“典礼中。典礼结束后,我颇为所动,向一名老兵询问他的故事。

  “我十三岁参军,十五岁就跟着部队一起长征了。”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年迈老兵的眼中闪烁着骄傲,

  他说,翻越雪山的时候,他身体吃不住,冻出了病,全班战友为了照顾他也掉了队。一行人好不容易翻越了雪山,还没走几里路就碰上了敌军并开始交火。他们手里唯一能让他们占上风的武器是一挺抢来的机枪,可机枪支架在下山时磕坏了,没有支架的机枪准头不高。危机关头,他一心想着要报答战友们,不惜代价让大伙儿赢得胜利

  就用身躯做支架,两手死死托住枪管,紧紧的固定在右肩头,随即机枪手开火向敌人实施火力压制。随着射击,枪管烧得滚烫甚至变成暗红色,他手掌的皮肉烫得与枪管粘连在一起,衣服下的肩上燎出了密密麻麻豆大的泡,咆哮着的机枪将他的右耳膜震穿流出几丝浓浓的血,他也大声吼着,牢牢地蹲稳丝毫不摇晃,紧紧扛着绝不撒手。战斗结束后,从枪管上撕下双手,他的头被巨大的枪响震的发麻,手和肩头仿佛有火在烧着,一闭眼,就昏死过去了。

  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久久不能自已。这种团结奉献的精神,现在却很少见了。长征艰难,每个人却都互相信任,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而现在中国经济繁荣,我们的精神却越发贫瘠。人们不再信任这个社会,也不愿为它付出什么,渐渐都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长征中为了共同理想去拼搏奉献的精神,正是一剂解药。它解了我们自私自利的毒,解了我们疑心疑鬼的毒,更解了我们不懂感恩,不思爱国的毒,让这拼搏奉献精神在我们的血液中开始复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实现经济上的小康社会,又能实现文化上的小康社会!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做的很少。也许只是重走一段长征路,去追寻那段历史;也许只是倾听老兵们的回忆,去思考那份精神。但每一次努力,都让我们与那段时光近一点,让长征精神在我们的血液中复苏。老一辈用血和泪守卫的江山已经交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奋勇拼搏。

  最后,我想用一位学者的话来结束我的演讲,同学们,“未来,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文章二维码分享



你是第  位访客  共  篇文章  关键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