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外办学特色鲜明,秉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办学理念,坚持“外语优势、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确立“培育具有国际视野、文明优雅、善于学习、敢于担当的优秀高中生”的育人目标,注重激发学生潜能,实施多元发展。
一、构建“学本课堂”--即以学生为本,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2008年,课改在一阵阵喧闹之后进入深水区,我校上下经过反复讨论认识到,应该把重心转向课堂这块主阵地,于是派教师四处学习取经,结合本校积累的教情学情,确定课堂教学五步自主互动的课改方案。
所谓“五步互动”是指“导学习得”、“合作交流”、“点拨释疑”、“训练内化”、“反思提升”;“互动”是这次课改的主要特色,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学生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在“五步互动”自主学习这个大框架下,老师们在探索过程中,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创建课堂教学特色,涌现了一批典型。
如生物教师张京京在问题情景中的教学、化学教师郭钰铭导学法、英语教师范晶的任务教学法、还有语文教师毛冰倡导的普及全校坚持不懈的阅读课及语文课前演讲。
这些课师生互动深入到位,课堂氛围动静相生,师生配合默契,学科特色非常鲜明。
这次课改历经三年,师生们收获了很多:
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的初步形成与体现。与传统学生的“驯服”相比,2008届学生更有自己的想法,更愿意通过集体的力量去探索答案,“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成为常态。
教师教育意识的转变,基本消灭了“满堂灌”,基本实现了“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课改初衷。
“五步互动”自主学习模式资料的完备充实。经过三年的坚持和积累,我们普及了“导学案”,各个科目都有了自己的一套“导学案”,这为今后的深度探索提供了便利。
建设“学本课堂”,目标是实现“从教师中心互动课堂向学生中心探究课堂的转型”,主要手段是在“五步互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强化“三单两环节”的应用。同时开设“实验班”,推进学科课改实验,倡导建设个性化课堂文化。
所谓“三单两环节”是指:
三单即自学引导单、问题生成单、训练探究单。
自学引导单——由老师编印的供学生自学教材知识的辅助工具,其中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步骤、补充知识、思考题目等。
问题生成单——记载学生利用“自学引导单”和“训练探究单”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的工具。
训练探究单——由老师编印的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的检测题和探究题。任课教师必须亲自编写,目的是为了更契合本班学生的学情实际。
两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和师生互动环节,前者包括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后者包括师生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和课下以口头、书面、电子等多种方式进行的交流互动。
本着“全面深化,重点突破”的原则,除了在高一年级全面展开基础上,我们设置了高一(1)、(2)、(3)、(4)四个同层次班级,并从中以(3)、(4)班作为纵深课改实验班。高一(1)、(2)班进行以2008年改革深化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高一(3)、(4)班进行“三单两环节”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实验。
我校课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于2013年成功通过了深圳市课程改革特色学校的初评、复评和验收。
二、打造“学本课堂+互联网”特色
从2014年上半年始,学校秉承“自主、合作、探究”课改箴言,提出“翻转课堂流程,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力”的新一轮课改主张,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智能设备打造全媒体交互空间生态型“未来教育”智能化云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一切的教都皈依到学”的原则,建构“先学后教、因学定教、以学评教”的“学本课堂+互联网”,推行“全员导师制”,充分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权利,实现互联网环境下O2O的“碎片化、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混合式学习,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常态。
“学本课堂+互联网”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学习力,载体是学课、教课和习课三课型,手段是功能、角色、课堂、组织、管理流程五再造。
我校“学本课堂+互联网”的构建包括基础配置、互动触屏显示、教室管理、课堂管理、资源内容、校内外联动、学习终端、教育教学及学习方式转变等要素,从信息高速公路、智能化平台、智能学习终端、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教学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