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所有文章学生家园自主德育
班主任随笔——关于中途接班的一点小思考(林维)


   2017/10/11 13:54:00     作者:学校管理员     阅读:510

班主任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玩笑话:“‘后妈’不易做。”意思就是说,中途接班做班主任,这身份就像“后妈”一样,亲疏的把握,尺寸的拿捏,都要谨慎处理,这比组建带领一个新班级,好像又多了一些别样的挑战。幸运的是,我这个不成熟的新手班主任,两次接到班主任的工作分配,都是接手高二的班级,于是,我在手忙脚乱地学习怎么当“妈”的路上,还伴着思考如何做好一个“后妈”。

首先,知己知彼,主动出击。在正式接班之前,要借助原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了解班级整体情况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问题,最好能记住一些关键学生的名字,比如比较活跃的学生或比较调皮的学生。另外,可先与家长进行沟通,做通家长的工作。开学前我加入了班级家长群,一开始家长听说换班主任就有些着急,纷纷表达了诸如“孩子高中三个学期就要换三个班主任,这样对孩子的学习会不会有影响”这样的顾虑,所以,我在开学前就与家长们表达了我的看法,换班主任只是多一个老师来关心孩子,希望家长们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多传达一些正面的讯息,这样更有利于孩子适应新的变化,更快地投入学习。由于事先做好了与家长的沟通,日后的工作也获得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其次,以静制动,以课服人。说实话,第一次见面虽然做好了要接受学生的检阅、对比甚至质疑的准备,但我内心还是忐忑不安。年轻老师还是经验不足,气场不够强大,所以我采取了以静制动的方式。见面的第一天,除了自我介绍和开学的工作布置,我并没有和学生进行过多的沟通。但是,在布置班级工作的时候,我用上了事先记住名字的学生,让学生觉得新老师对他们并非一无所知,不可造次。第一节课,我用了两天的时候精心地准备了内容,制作了课件,虽然是跟学生交流语文课的内容,但是这也是班主任获得学生肯定或信服的最直接的方式。学生课上频频点头,并且在当周的读写本上与我交流课上的内容,我想,至少他们接受了我的课,接受我成为他们新的语文老师。于我而言,做班主任的时候会觉得备课上课的压力更大,经验尚浅,信心不足,总觉得应该把课上得更好一些,来获得学生的信赖。

说到中途接班最难处理的问题,应该就是在纪律管理上如何进行衔接以及明确新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学生适应了一套班级管理办法之后,如果大刀阔斧地改变,势必会造成学生的不适和反感。所以,在这件事上,我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方面,需要跟班级同学多做沟通,了解原先的处理办法,也了解学生接受适应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找机会跟学生阐明自己的班级理念,逐步树立班级的共同目标,营造积极舒适的集体氛围。

经过两次的中途接班,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面我也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做法,并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要惧怕困难,不要逃避问题,要借鉴但不能照搬他人的经验,要思考要行动,每一个棘手的问题,每一次成功或失败的尝试,都会成为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可替代的经历。

【供稿/林维】








文章二维码分享



你是第  位访客  共  篇文章  关键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