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外办学特色鲜明,秉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办学理念,坚持“外语优势、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确立“培育具有国际视野、文明优雅、善于学习、敢于担当的优秀高中生”的育人目标,注重激发学生潜能,实施多元发展。
礼仪之美绽放罗外
李慧老师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礼仪之美绽放罗外》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告诉我们,你若是不懂礼仪,便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何为礼仪?礼仪表现为对内修养身心,善待自己;对外端庄得体,尊重他人。古有程门立雪,此乃尊师之礼;而今有大学生因自身利益在微博上对导师破口大骂,无礼之极。这种反差引起我们对礼仪缺失的深思。同时它也告诫我们:即便受到高等教育,即使像已是高中生的我们,也并非人人都能将礼仪践行好。否则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这些现象:我们的教室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相符的白色垃圾;走廊上同学之间相互的大声喧哗、讲脏话等;一些同学恃宠而骄,对父母老师放肆顶撞。这些虽然是一些小的毛病,但是却从他们的行为上影射出他们的道德素质上的缺陷。
礼仪其实是很公平的,无论普通民众或是上流社会都有权利享受礼仪之美。胡兰成描写他熟悉的江南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坐在门坎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居家的粗布裤,但一见客人来访,即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定先进屋去,换上裙子,再出来与客人说话。这便是礼,一种没有学问,不识字的也自然会知道的礼数。将礼看得重,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了他人。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累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它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养成高度的自制力和高超的领导才能,建立自信心,塑造迷人的个性,它让你看起来充满热情,富有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学生,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仪表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杰佛莱斯曾经说过: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我们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渗透着文明的本质。文明,是同学生病时的一句慰问;文明,是遇到老师的一句问好,请教问题后的一句道谢;文明是自觉摆放整齐的桌椅,是主动制止一个乱丢垃圾的人,只要你愿意去做,文明将是一件极为简单、快乐的事。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知礼,则国有礼也。将“谢谢”“对不起”“你好”等文明用语常挂嘴边,将文明礼仪规范谙熟于心于心,人人都是礼仪的传播者与践行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予人以礼,实际上也是给自己的心灵之花浇水。我们生活在罗外,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同一张名片,折射出教育对我们思想的净化,体现出我们对礼仪之美的追求。我们学校最近进行的班级十大好习惯和十大陋习的收集,每个教室布置了文明礼仪主题黑板报和开展文明主题班会课,高二年级还进行了文明礼仪班级专题展览。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罗外人对礼仪之美的追求,我们有责任将罗外这张名片擦的更亮,有责任让罗外变得更美!
今天,在庄严的国旗下,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倡议大家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师生的自觉言行!让文明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内化的集体自律!最后,我想引用梁晓声老师的一句话,“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愿礼仪与你我同行,愿你我都成为文明的罗外人。
谢谢!